万名大学生进千站(四)——“红韵瓷心,思政筑梦”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27 16:45:41 浏览人数:3次
(本网讯;图|“红韵瓷心,思政筑梦”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文|“红韵瓷心,思政筑梦”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7月17日,“红韵瓷心,思政筑梦”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赴浮梁县王港乡港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强国有我,青春有为——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活动。志愿者们通过宣讲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红色文化带进社区,将其精神融入社区居民的生活中。
宣讲现场 “红韵瓷心,思政筑梦”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供稿
居民认真聆听 “红韵瓷心,思政筑梦”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供稿
活动中,志愿者黄水婷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她从买菜、挣钱等日常场景说起:用农产品价格时高时低的现象,阐释商品价值规律的作用;以老板支付工资与员工实际创造价值的差异,解读剩余价值的内涵。随后,她结合小区生活实例,讲解列宁主义和集体主义:小区事务需众人团结,维权时心齐才能解决难题;选社区干部时大家投票选信得过的人,正是民主参与的体现。这番宣讲将理论融入身边事,让居民听得懂、悟得透,使马克思主义原理在群众心中落地生根。
居民聆听红色文化宣讲 “红韵瓷心,思政筑梦”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供稿
红色文化宣讲环节,黄水婷巧妙融合历史纵深感与现实温度。她讲到,88年前,雪山的严寒冻不住红军“跟着走”的誓言,草地的泥泞吞没不了“向光明”的火种;如今,虽不必再爬雪山、涉草地,但仍要在生活的陡坡上一步一印,在改革的深潭里一往无前。长征精神从未远去,已化作家家户户的灯光、街街巷巷的脚步,让居民真切感受到红色精神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能照亮当下生活的光。
此次活动让深奥理论变得可感可触,引导居民从身边事读懂社会规律、从红色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志愿服务团以青春力量搭建起文化交流与社区关怀平台,推动主流价值观在社区扎根,凝聚向上向善共识,为社会稳定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编辑:熊思彤、任诗艺/一审一校:李静悦/二审二校:余希田、陈义忠/三审三校:郝海旺、付小睿)
版权所有:景德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制作发布 景德镇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域名:jdzu.jx.cn 赣ICP备05000937号-1 域名:jdzu.edu.cn 赣ICP备0500093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