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4思政二班开展读书分享会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29 12:43:02 浏览人数:7次
(本网讯;图|邱子妍/文|谢欢)立学以读书为本,今日以书会友,共启思想盛宴,碰撞智慧火花。为构建浸润心灵的阅读环境,增强同学们的文学修养,促进思想的深度交流与多元碰撞,5月20日,24思政二班于3201教室开展读书分享会。本次读书分享会由卢烩主持,学业导师陈凤英全程参与并指导,24思政二班全体同学共同参加。
读书分享会开始 邱子妍摄
本次读书分享会上,闫佳、肖紫涵、肖漫妮、王津、魏萍、王小琴六名同学依次登台,分别就《明朝那些事》、《火印》、《解忧杂货店》、《西京故事》、《太白金星有点烦》、《沂蒙精神》六部经典著作分享读书感悟。
闫佳同学以于谦《石灰吟》开篇,带同学们走进明朝那些平凡英雄的故事。她通过讲述于谦等人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的故事,让同学们明白英雄并非遥不可及——他们也会恐惧,却因信念而选择无畏。
肖紫涵同学通过雪儿的马的视角与坡娃的儿童视角交织,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善良坚韧。双重叙事揭示了战争对生命的摧残,深入探讨了尊严、自由、忠诚等主题。雪儿的故事,不仅是对自身尊严的捍卫,更是对所有生命尊严的捍卫,这激励人们要在黑暗中坚守尊严。
肖漫妮同学进行书籍分享 邱子妍摄
肖漫妮同学在分享时讲述了一个跨越时空的温暖故事。东野圭吾通过精巧的时空叙事,展现了人性最珍贵的善意与共情。故事告诉同学们:每个困惑都值得被认真对待,而真诚的交流往往就是最好的解药。这部作品中的温暖故事提醒同学们,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保持倾听与善良,或许就能为他人点亮一盏明灯。
王津同学指出该作品通过一个普通农民工家庭的生存困境,折射出当代社会的城乡差距、教育公平等深层问题。作者以细腻笔触展现了底层民众面对生活重压时的精神坚守——罗天福的“硬骨头”精神不仅是对传统美德的传承,更是对尊严的执着捍卫。
魏萍同学以天庭“社畜”李长庚的视角,对《西游记》进行了一场妙趣横生的职场化重构的讲解。马伯庸用诙谐笔触将天庭描绘成现代职场,神仙们面临着KPI考核、部门协调等现实困境。
王小琴同学进行书籍分享 邱子妍摄
王小琴同学通过讲述“乳汁救伤员”的故事,生动诠释了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这个承载着血与火的历史片段,展现了老区人民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宁可自己挨饿受冻,也要倾尽所有支援革命。
书香沁心,求知不止。此次读书分享会,不仅是同学们智慧交融的殿堂,更是互助互促、共赴理想的阶梯。同学们在观点交锋中突破认知局限,在经验分享中启迪思维创新,在深度感悟中完成成长蜕变。愿我院学子在未来的征程中,与经典同行,在书海的浪潮里逐浪前行,收获满径芬芳,谱写人生的华彩乐章。
(编辑:熊思彤、任诗艺/一审一校:李静悦、陈凤英/二审二校:余希田、陈义忠/三审三校:郝海旺、付小睿)
版权所有:景德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制作发布 景德镇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域名:jdzu.jx.cn 赣ICP备05000937号-1 域名:jdzu.edu.cn 赣ICP备0500093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