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校园”建设|停课不停学之“专业书籍”推荐(一)
读书不是应付明天的课
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苏霍姆林斯基
进入四月,春光正好,阳光明媚,是最好的读书时节。沏一杯茶,做些许香甜的糕点,品一本好书,在阅读的世界里,远离声色犬马之境,精品、精思,让自己沉浸其中,享受短暂独处时光的美好。

为积极响应“书香校园建设”的号召,让同学们在阅读中增长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也为了让同学们不错过如此美好的读书时节,为自己搭建一方精神角落,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会学社部整理了部分书籍推荐给同学们,以丰富大家的闲暇时间。
《为人民服务》

内容梗概: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同志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阐述了“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和“怎样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勇敢的面对现实、团结一致向前看,为理想而奋斗,打败日本侵略者。
推荐语
《为人民服务》这篇著作,短短几百字,朴实而赋予哲理。就算是在太阳沉没、月亮沉没、一切万物沉没的地方,有一种理念也永不沉没,它就是 “为人民服务”思想。这种思想放射出万种光芒,照亮着中国神州大地,温暖着亿万人民群众的心田。
《共产党宣言》

内容梗概:
《共产党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书中全面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趋势和途径。
推荐语
《共产党宣言》有种神奇的魔力,让你越走近它,就越觉得它是神秘的;它总是给我们留下一串钥匙,让我们打开一重、两重门,却发现里面还有千重门;它总是给我们打开一扇、两扇窗,让我们自己去发现、去打开更多的窗。
《矛盾论》

内容梗概:
《矛盾论》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推荐语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系统地论证了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实质和核心。在《矛盾论》中,既有历史知识的厚度,又有哲理思想的深度,而且把史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一种立体感。其中的哲学思想,不仅能巩固我们的专业基础,还能帮助我们用唯物辩证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政府论》

内容梗概:
《政府论》是英国约翰·洛克(John Locke)于1689-1690年出版的政治著作,其中汇集了洛克的主要政治哲学思想,这本书不仅使洛克成为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而且对于后世的现实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集中驳斥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君权神授说和王位世袭论,下篇系统地阐述了公民政府的真正起源、范围、目的。全书出色完成了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辩护的任务,对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推荐语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更好的学习、理解书中所倡导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治、分权、人民主权等理念,能够对近代以来的自然法思想,社会契约思想以及自由主义思潮进行一次大致的梳理,同时可以就以上这些思想的产生、作用、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
《实践论》

内容梗概:
本书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具体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阐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以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推荐语
《实践论》是一部认识论著作,也是一部辩证法著作。其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阅读本书也有助于我们结合当时的中国实际更好的理解、学习认识论和辩证法,夯实专业基础,扩大知识储备。
《反对本本主义》

内容梗概: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1930年5月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在这篇著作中,作者从认识论高度第一次鲜明地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著名论断;阐明了社会调查的重要意义,以及调查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和一些技术细节;揭露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危害,批评了红军中一部分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迷信"本本"、不愿作实际调查的保守思想,指明了从前调查方法的缺点和改进方向 ,还表达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思想。
推荐语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了解问题的根本,问题才会迎刃而解。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状况的末尾,《反对本本主义》为我们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文章最后还撰写了七种调查的技术,虽然这些都是针对当时的革命工作提出的,但对我们现在的学习具有方法借鉴意义,非常值得我们一读!
《资本论》

内容梗概:
《资本论》全书共三卷,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第一卷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第二卷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讲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分别研究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这一卷讲述的内容达到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高度统一,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推荐语
《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尽管当今世界的形势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它的基本理论仍然是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仅为19世纪的人类所拥有,为20世纪的人类所重视,而且,作为人类的一笔宝贵的思想遗产,在以后人类各个世纪中,它都将被继承、被发扬光大。
每一本书都通向一个丰富的世界,希望同学们在阅读这些推荐书籍时,可以在情操上得到陶冶、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享受到沉浸阅读的乐趣,同时也期待同学们在用心阅读后,能够有所思考、有所获得,真正做到始于阅读而不止于阅读。
让我们趁春光正好 微风不燥
培育精神的绿洲
享受沉浸阅读的乐趣
共赴这场丰富的精神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