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五一劳动节之致敬劳动者活动
(本网讯:文|王希琳卢思唯/图|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为呼吁青年学生学习劳动精神、体验劳动价值、提升劳动技能,展现积极向上的生活劳动面貌,表达对广大劳动者、抗“疫”工作者们的敬意与感激,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0年5月1日组织学生们开展了五一劳动节之致敬劳动者活动,本次活动以征集学生在家劳动图片及劳动心得形式开展。
袁伊灵: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使得整个华夏大地陷入了沉寂,人人都在为抗击疫情奉献自身的一份力量,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医护人员在疫情第一线与病魔抗争,与此同时,还有许许多多的社区工作者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不论刮风下雨,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正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劳动精神的最好诠释!
颜露:

劳动,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行为,“劳动”的光芒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刻闪耀着:比如我会帮着父母做些简单的家务;我身边的同学在疫情期间做志愿者,为此次疫情防控贡献力量;我身边的医护工作者,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日夜奋战。世界上没有超级英雄,不过是无数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发光,这点点星光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执着坚守,然后点点萤火汇成星河,才撑起了万家的灯火通明。这个五一劳动节,让我们一起致敬那些最可爱的劳动者!
刘子城:

在家洗碗这件小事让我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劳,也让我认识到了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在日常的家务劳动中,我们会慢慢发现像洗碗这样的劳动不仅可以带来许多乐趣,还有助于培养人吃苦耐劳的品格,更让我明白我们需要学习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因为不管科学有多发达,社会发展到了什么时代,劳动永远都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技能。
邓佳佳:

马克思曾说:“劳动创造世界”,作为青年的我热爱劳动,热爱创造,享受劳动过程中的幸福感、收获劳动成果后的满足感。虽然劳动很辛苦,但一切都值得,也正因如此,假期在家的我从不闲着,尤其喜欢和家人一起劳动,在享受与家人相处的时光的同时,又享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张小燕: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句古诗大家都很熟悉,趁着疫情居家隔离期间,我体验了给菜园除草的劳动过程,看到自己辛苦劳动后的菜园我心里成就感满满,也知道了每一份劳动结果都是来之不易的。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是千千万万奋战在抗“疫”战线上的劳动者们的节日,感谢他们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劳动与汗水抗击疫情,守护群众。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需要坚定劳动光荣、天道酬勤的信念,珍惜劳动成果,用辛勤劳动创造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编辑:王希琳卢思唯/一审一校:廖连 王小珍/二审二校:程颖/三审三校:刘俊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