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华诞前夕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红色走读
(本网讯:袁甲卓)为深刻领悟我们党的百年历史,用好景德镇当地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在我们党百年华诞前夕,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19、20级思政班部分同学前往乐平市参观红十军建军旧址、赣东北特委旧址纪念馆和乐平中国古戏台博物馆,感悟红色精神,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创建红色班级,学史力行,红色走读”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郝海旺带队,辅导员余希田,教师余海、程颖参与了此次活动。

参观红十军建军旧址
经过两个小时车程,到达了乐平市众埠镇界首村。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一起瞻仰了红十军革命历史纪念碑,通过默哀、献花等方式缅怀先烈,寄托哀思,表达对红十军烈士的崇敬之情。
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走进马氏宗祠,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深入了解红十军的军史、红十军精神以及我们党艰苦卓绝开展斗争的历史。
参观赣东北特委旧址纪念馆
接下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来到赣东北特委旧址纪念馆参观学习,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驻足仔细观看历史文物,对方志敏同志的英勇事迹感触颇深,清贫思想也更进一步内化于青年学子的心中。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子还借助纪念馆资源拍摄青年讲党史视频,促使他们切实感受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历程。“青年讲党史”的形式既充实了自身,又进一步增强了青年人对党史学习教育的兴趣,以青年带动青年,激发党史学习教育的“青年力量”。
参观乐平中国古戏台博物馆
本次“传承红色基因,创建红色班级,学史力行,红色走读”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是乐平市中国古戏台博物馆,乐平市中国古戏台博物馆主要陈列了乐平古戏台以及南窑考古文物。展览分“戏台风韵”、“艺术揽胜”、“民俗戏风”、“文化溯源”四个部分,从历史遗存概述、戏台类型分析和文化挖掘与传承等方面入手,通过声、光、电、全息成像等现代技术,完整再现了乐平古戏台文化的独有风貌和艺术价值,展现出了乐平的地方文化特色和“工匠精神”之精髓。同学们在参观古戏台展览过程中惊叹于中国古代传统戏曲的多姿多彩,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

“传承红色基因,创建红色班级,学史力行,红色走读”实践活动在建党百年华诞前夕开展,意义重大。此次活动充分利用了景德镇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深入学习党史,铭记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光辉历程,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同时,此次实践活动还带领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了解乐平戏曲文化的发展,感悟古代戏曲的无穷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做一个既传承红色基因又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青年。